【心中有“数”】大数据学院校友风采(二十) 余茜炉:扎根基层沃土 奋楫青春征程 余茜炉,女,中共党员,2021年6月毕业于加拿大pc的官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,现就职于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人民政府。 在校期间担任院媒体工作部部长、办公室主任助理、班级副班长,工作认真负责、勤勤恳恳;学习上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,曾荣获校三好学生、优秀毕业生、福州市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荣誉称号;竞赛上获得第五届福建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、全国铜奖,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福建省二等奖、全国三等奖等奖项。 2021年8月,她以福建省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工作地--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人民政府,2023年7月服务期满,现已转为事业单位在编干部,继续在基层奉献青春,施展才干。工作期间,她先后获得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延平赛区“优秀志愿者”、2022年度“南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”、延平区新时代宣讲师、延平区“深学廖俊波 ‘三争’作表率”演讲比赛二等奖、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。 投身基层 奋楫青春征程 根系向下,是为了扎进泥土,吸取营养;干部下沉,是为了和群众交心,帮群众办事。 转眼,她已在基层工作两年多,主要从事政府办、宣传、团委方面的工作。可以说基层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,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。从疫情防控高速服务点值班到新冠疫苗接种,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到防汛值班值守,从创建文明城市到耕地违法用地整治……三四月防火、六七月防汛、年底防寒潮,反反复复的下村走访,驻村值班,“虽然经常取消双休,连连加班,但换来的是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,汛期无一人遭遇险情,人居环境不断改善,荒地变为耕地,村民村集体收入不断提高……”她说,这或许就是服务基层的真正意义所在。 在政府办工作中,她认真高效做好党委、政府日常收、发文工作及领导、各站办(所)、村的上传下达,及时将文件分类归档保存;扎实做好全乡会务组织保障,确保每场会议顺利召开,并针对会议情况及时出台效能通报,严肃会风会纪,推动干部作风建设;协助领导出台《赤门乡机关干部业务性技能微比赛实施方案》,并将成果运用于年度考核,以“一月一主题”的方式,促使全乡机关干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。在团委工作中,她号召广大青年为赤门发展贡献力量,积极鼓动乡、村青年干部加入志愿汇,期间共安排发布志愿汇活动60余次,发动752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时常4538.84小时,其中个人服务时常637.77小时,为创建文明城市、乡村振兴等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。 扎根基层 争做宣传排头兵 作为一名宣干,她将大学时期媒体工作部的经验带到工作中,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宣传工作“排头兵”,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,撰写了各类宣传稿件上百篇,上稿至“福建支部生活”、“东南网”、“闽北日报”、“大武夷新闻网”等省、市、区各级平台,领导和同事总爱开玩笑的喊她“政府一支笔”。 爱上基层 争做星火讲解员 “依稀记得,第一次讲解时的紧张和不安,怕忘词,怕讲错,怕表现不好……”。作为政府的一名讲解员,她带着热忱将工作实际融入讲解和宣讲工作中,在日常为领导、群众讲解赤门发展现状之余,还积极参加区里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、“深学廖俊波 ‘三争’作表率”演讲比赛等活动,向外述说赤门的发展故事。 她说:“崇德、勤学、求实、创新的校风一直指引者我不断成长,工作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母校的栽培。谈及未来,我将不忘初心,继续在基层这片广阔的沃土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。” 大数据学院办公室 2023年12月26日
余茜炉,女,中共党员,2021年6月毕业于加拿大pc的官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,现就职于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人民政府。
在校期间担任院媒体工作部部长、办公室主任助理、班级副班长,工作认真负责、勤勤恳恳;学习上连续三年获得校级奖学金,曾荣获校三好学生、优秀毕业生、福州市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等荣誉称号;竞赛上获得第五届福建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、全国铜奖,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福建省二等奖、全国三等奖等奖项。
2021年8月,她以福建省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工作地--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人民政府,2023年7月服务期满,现已转为事业单位在编干部,继续在基层奉献青春,施展才干。工作期间,她先后获得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延平赛区“优秀志愿者”、2022年度“南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”、延平区新时代宣讲师、延平区“深学廖俊波 ‘三争’作表率”演讲比赛二等奖、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。
投身基层 奋楫青春征程
根系向下,是为了扎进泥土,吸取营养;干部下沉,是为了和群众交心,帮群众办事。 转眼,她已在基层工作两年多,主要从事政府办、宣传、团委方面的工作。可以说基层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,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。从疫情防控高速服务点值班到新冠疫苗接种,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到防汛值班值守,从创建文明城市到耕地违法用地整治……三四月防火、六七月防汛、年底防寒潮,反反复复的下村走访,驻村值班,“虽然经常取消双休,连连加班,但换来的是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,汛期无一人遭遇险情,人居环境不断改善,荒地变为耕地,村民村集体收入不断提高……”她说,这或许就是服务基层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在政府办工作中,她认真高效做好党委、政府日常收、发文工作及领导、各站办(所)、村的上传下达,及时将文件分类归档保存;扎实做好全乡会务组织保障,确保每场会议顺利召开,并针对会议情况及时出台效能通报,严肃会风会纪,推动干部作风建设;协助领导出台《赤门乡机关干部业务性技能微比赛实施方案》,并将成果运用于年度考核,以“一月一主题”的方式,促使全乡机关干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。在团委工作中,她号召广大青年为赤门发展贡献力量,积极鼓动乡、村青年干部加入志愿汇,期间共安排发布志愿汇活动60余次,发动752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服务时常4538.84小时,其中个人服务时常637.77小时,为创建文明城市、乡村振兴等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扎根基层 争做宣传排头兵
作为一名宣干,她将大学时期媒体工作部的经验带到工作中,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宣传工作“排头兵”,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,撰写了各类宣传稿件上百篇,上稿至“福建支部生活”、“东南网”、“闽北日报”、“大武夷新闻网”等省、市、区各级平台,领导和同事总爱开玩笑的喊她“政府一支笔”。
爱上基层 争做星火讲解员
“依稀记得,第一次讲解时的紧张和不安,怕忘词,怕讲错,怕表现不好……”。作为政府的一名讲解员,她带着热忱将工作实际融入讲解和宣讲工作中,在日常为领导、群众讲解赤门发展现状之余,还积极参加区里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、“深学廖俊波 ‘三争’作表率”演讲比赛等活动,向外述说赤门的发展故事。
她说:“崇德、勤学、求实、创新的校风一直指引者我不断成长,工作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母校的栽培。谈及未来,我将不忘初心,继续在基层这片广阔的沃土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。”
大数据学院办公室
2023年12月26日